旺報【記者張國威╱專訪】
編者按今年以來,南海緊張情勢持續升溫,美軍機艦不斷侵入大陸領海、領空,為有效反制美軍行動,大陸開始在人工島礁部署戰機。馬總統也搶在菲國仲裁案判決出爐前,首次登上南海最大的天然島嶼──太平島,宣示主權。數十年來,政府在南海毫無作為,但現在卻演變成「我不犯人,人要犯我」的局面,如果處理不當,台灣極有可能丟掉太平島,丟掉整個南海。
對此攸關台灣利益的南海議題,《旺報》將與政大安全研究中心合作,透過實地採訪、國際智庫訪談等形式,向讀者呈現「南海風雲系列報導」。
在美國的極力催促之下,菲律賓依據《聯合國海洋法公約》向中國大陸提出進行「南海仲裁案」,仲裁結果預計將趕在5月底前出爐,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研究員、台灣安全研究中心執行長劉復國4日接受《旺報》獨家專訪時表示,由於大陸不應訴,仲裁結果對大陸不利已是可預見的結果,此將連帶影響台灣傳統南海「十一段線」的主張,因此蔡英文一執政就將面對此一外交挑戰。
曾任外交部政策研究設計委員會主任委員的劉復國,長年研究南海,是政府重量級的南海智庫學者。他指出,菲律賓提交的南海仲裁案訴求主要有三:仲裁大陸「九段線」的合法性、九段線內天然資源的利用,以及海上執法的合理性。
衝擊十一段線合法性
劉復國說,仲裁結果若不利大陸,因九段線依託在「十一段線」的架構之下,也將衝擊台灣「十一段線」的合法性,如果蔡政府承認仲裁結果,代表台灣只能保有現在掌控的太平島、中洲礁,放棄未來聲索其他南海島礁的可能,甚至失去運用南海戰略利益的空間。未來台灣若要主張權利、探勘利用南海資源將招致國際批判。
劉復國表示,美國希望本案仲裁庭在5月底前出爐仲裁結果,因為菲律賓將於5月9日進行總統大選,而現任菲律賓總統艾奎諾三世將於6月30日卸任,目前菲律賓呼聲極高的總統候選人賓奈,與艾奎諾和美國的南海政策主張略不同,反而傾向於主張和中國大陸在南海進行協商,因此美國急於在5月底前敲定仲裁結果,避免因菲國大選對仲裁後續產生變數。
劉復國認為仲裁結果將對大陸不利,原因是仲裁庭針對南海仲裁案的5位法官,因大陸不應訴的原因,皆由菲律賓和時任國際海洋法庭庭長日籍柳井俊二舉薦,也因此仲裁結果對大陸不利已是可預見的結果。
陸憂蔡推翻二不政策
劉復國說,現在許多大陸外交學者擔心,蔡英文執政後,將會推翻馬英九政府對南海仲裁案「不承認、不接受」的二不立場,接受南海仲裁案的判決結果。但他認為,蔡英文政府應會延續馬政府既有的南海政策。
因為若接受仲裁結果,棄兩岸共同利益於不顧,等同向北京傳達了民共決裂的訊息,未來民共之間的各項合作將會更為艱難,這有違蔡英文「維持現狀」、「不挑釁」的兩岸立場。同時,也會讓台灣的南海立場大幅減縮,失去該有的國際角色。
var LIGHTBOX_DARLA_CONFIG ={"useYAC":0,"usePE":0,"servicePath":"https://tw.news.yahoo.com/__darla/php/fc.php","xservicePath":"","beaconPath":"https://tw.news.yahoo.com/__darla/php/b.php","renderPath":"","allowFiF":false,"srenderPath":"https://s.yimg.com/rq/darla/2-8-9/html/r-sf.html","renderFile":"https://s.yimg.com/rq/darla/2-8-9/html/r-sf.html","sfbrenderPath":"https://s.yimg.com/rq/darla/2-8-9/html/r-sf.html","msgPath":"https://tw.news.yahoo.com/__darla/2-8-9/html/msg.html","cscPath":"https://s.yimg.com/rq/darla/2-8-9/html/r-csc.html","root":"__darla","edgeRoot":"https://s.yimg.com/rq/darla/2-8-9","sedgeRoot":"https://s.yimg.com/rq/darla/2-8-9","version":"2-8-9","tpbURI":"","hostFile":"https://s.yimg.com/rq/darla/2-8-9/js/g-r-min.js","beaconsDisabled":true,"rotationTimingDisabled":true}var t_MediaGalleryBobaSpotlight_start = new Date().getTime();
1 - 25 / 30
氫鬆愉快蔡英文坐在氫能車駕駛座上,朝車外的民眾揮手致意。(林宏聰攝)
1 / 30
中時電子報
2016年3月6日週日 台北標準時間上午5時51分
Share to Facebook
Share to Twitter
Share to Pinterest
Close
Previous imageNext image
var lightbox_ult_mid="spotlight_article_embedded1",lightbox_ult_mit="Article Body",lightbox_ult_site="news",lightbox_ult_region="TW",lightbox_ult_lang="zh-Hant-TW",lightbox_default_spaceid="2144404928";
var t_MediaGalleryBobaSpotlight_end = new Date().getTime();